健全协同机制 夯实末端治理推动检察公益诉讼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时间:2025-09-15
来源:佳木斯市前进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姜威
编辑:付家鑫
录入:付家鑫
审核:陈鹏
佳木斯市前进区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聚焦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领域,通过制度协同、机制共建、力量整合,推动检察公益诉讼深度嵌入基层治理网格,取得积极成效,探索出一条具有实践基础、制度保障、群众参与、平台支撑的治理新路径。
一、健全制度体系,强化运行闭环
坚持从制度入手、向治理落地,会同佳木斯市前进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出台《关于强化基层治理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的工作办法》,明确“线索发现—调查核实—磋商—检察建议—跟进调查”五个环节,构建全链条协作框架。探索线索来源渠道,通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拓宽案件线索渠道,2025年上半年累计收集公益领域线索12条,初步筛查后立案3件。建立诉前协商会商机制,联合组织现场勘查、法律研判、责任认定,推动相关职能部门限期整改,召开公开听证会3场,制发检察建议3份,整改率达100%,推动公益损害隐患实现未诉先改。对经检察建议整改的问题建立“行政反馈—检察评估—回访验收”闭环机制,佳木斯市前进区委社会工作部对整改情况逐条对账、逐件销号,确保监督结果落地见效。
二、依托平台建设,推动协作向末梢延伸
立足问题高发区、治理薄弱区,依托新业态平台推动协作阵地前移、治理重心下沉,打通末端治理“最后一米”。佳木斯市前进区人民检察院在佳木斯美团分公司设立全区首个公益诉讼协作联络站,由佳木斯市前进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建设,佳木斯市前进区人民检察院、平台企业和属地街道共同运行,集问题采集、线索研判、宣传教育、协商协调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制度下沉、资源整合。联络站运行以来,累计接收线索13件,经分析研判后启动审前程序6件,形成了从“接诉即办”向“联动治理”转变的治理模式。扩大“益心为公”志愿服务队,首批吸纳外卖骑手、社区骨干等群体志愿者25人,覆盖全区4个街道、20个社区,常态化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领域等公益巡查。
三、坚持系统推进,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
积极构建社会参与格局,调动企业、群众、志愿者、社会组织多方参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治理工作质效,实现公益诉讼由个案办理向系统治理转变、由事后监督向源头防控延伸。逐步形成标准化、可操作的制度规范,通过检察公益诉讼嵌入基层治理体系,有效打通“发现问题—志愿力量上报—职能部门处置—制度监督闭环”的全链条路径。
下一步,佳木斯市前进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与前进区委社会工作部常态化协作,推动“公益诉讼+基层治理”在更多领域落地生效,切实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